立秋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立秋的禁忌

立秋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。每当太阳到达黄经135°,就是立秋。在自然界,立秋是万物开始从茂密生长到走向萧条成熟的日子。而在我国民间,立秋也有其对应的特点和风俗,接下来就一起看看吧。

立秋节气的特点和风俗

立秋这一天的天气一般都是非常凉爽的,而且在立秋这一天人们会准备一些特定的吃食,还有祭祖的风俗。在立秋的前一天,人们有陈冰瓜,蒸茄脯,煎香薷饮等风俗。其中立秋的主要风俗习惯是:立秋节、摸秋、秋忙会、贴秋膘等。

立秋也被称为七月节,对于我国农民来说,秋天意味着一年的辛苦栽培有了结果,意味着丰收之际,是好的寓意。立秋前后,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是处在一个气温较高的状态,此时的作物急需水分,所以很容易会出现受旱难以收成的状态。因此在这段时间人们需要抓紧时机,切莫耽误作物的生长。

“初候凉风至”,立秋之后我国的很多地方都会开始刮偏北风,南风逐渐减少。北风与南风不同,北风会与北方的冷空气一起南下,造成气候的凉爽。“二候白露降”是指在白天我国日照还是非常强烈,而夜间会有阵阵凉风袭来,以此就会形成昼夜温差,最后在清晨也就是温差最大之时造成水蒸气的凝结,最后在室外的植物上就会看到一颗颗露珠。“三候寒蝉鸣”意思是蝉鸣在这一时节会叫的比往常更加凄清,就像是夏季的布谷鸟一样,都是季节到来的一种象征。

立秋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立秋的禁忌

立秋的禁忌

无病乱补

立秋时节是很忌讳无病乱补的,这样的行为既会增加自身开支,又对身体造成影响,毕竟老话说得好“是药三分毒”,大家切不可随意服用补药。

虚实不分

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,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,虚症又有阴虚、阳虚、气虚、血虚之分,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,否则适得其反,会伤害身体。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,但起码应将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。偏寒者畏寒喜热,手足不温,口淡涎多,大便溏,小便清长,舌质淡脉沉细。偏热者,则手足心热,口干,口苦,口臭,大便干结,小便短赤,舌质红,脉数。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,容易导致“火上加油”。

多多并非益善

很多人会认为补药吃多了就算没用也不会造成副作用,毕竟多吃补药无病也强身,其实这种说法是非常不科学的。例如过度服用参茸等补品可能会引起腹胀、恶心、腹泻等症状。

凡补必肉

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,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,而且味美可口。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,若久吃多吃,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,常常不堪重负,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“副产品”,如过多的脂类、糖类等物质,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、癌症等老年常见病、多发病的病因。饮食清淡也不是不补,尤其是蔬菜类更不容忽视。现代营养学观点认为,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,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。

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立秋时节的特点风俗、禁忌了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无论是在任何时节,我国民间都有相应的风俗习惯,这是一种信仰的传承,也是文化的积淀、民族的自信与认同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声明: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,如有侵权,联系我们删除(点击这里联系)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